2018.4
Article (Excerpt) [中]
Proactive, Intelligent Interaction
/prōˈaktiv/ adj. (of a person, policy, or action) creating or controlling a situation by causing something to happen rather than responding to it after it has happened.
要理解到底什么是“Proactive”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从另一个词开始讲起 —— “Reactive”。
用户和产品之间的交互有个基本的逻辑关系:用户(User)在某种特定场景(Context)下通过媒介(Media)的使用行为(Action)来完成某个目的(Purpose)。其中用户、场景、媒介、行为、目的也被称为交互设计中的五个基本要素,分别用来定义who、where&when、what、how以及why。而在这组关系中,用户和媒介通常扮演着一组交互对象中的主体(Subject)和客体(Object),主体向客体作行为输入,客体向主体作反馈输出来响应这个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基于这层基础理论所反映出来的、也是大多时候我们所讨论的,其实是一种“被动响应式的交互方式“(Reactive Interaction),是常规、基础、机械的交互方式:在当前场景下,用户产生一个需求(也就是目的),然后通过行为向媒介输入需求,媒介被动响应给予输出反馈,在完成这一闭环后,到下一个场景出现时,再进行下一个阶段的用户主动输入、媒介被动响应的交互过程,一环环直到达成用户的最终目的。这是一种仅聚焦同一独立场景维度,且线性闭合的交互设计思维。
“被动响应式的交互方式”这种“等着用户来操作”的机械机制,即“被动响应式 → 机械式交互”(Reactive → Mechanical)。接着我们来看另一种机制。
人工智能语言助手、智能汽车、物联家电等等,在层出不穷的智能产品体系中,我们发现除了常规的被动响应式交互之外,还有种交互机制,且正是这种机制的存在使这些产品能冠以“智能”之名:
它是跨场景维度的,非线性且开放的交互设计思维,与被动响应式交互中用户主动输入、媒介被动输出的机制所不同的是,主客体I/O的交互次序发生了颠倒和置换,也就是媒介提前向用户提供了需求输出,预判甚至创造了用户下一步可能的需求和行为,且媒介的输出源(Source of output),往往不是用户当前场景的行为输入:(1)可能是用户在先前场景中(甚至另一个场景)的间接行为输入(2)更有可能不是来自于用户的行为输入,而是采集于某个场景、环境或其他用户等间接元素的变量输入。不管是哪种,有趣的是,这个提前出现的需求输出通常会在下一个时间点或场景出现的时候,提前帮用户达成那个场景下的目的。我们将这种交互机制称为“主动前摄性的交互方式”(Proactive Interaction)。
跨场景、串联起媒介间的输出流(橙色箭头),笔者管它叫“决策捷径(或决策虫洞)”, 这条捷径(虫洞)除了表面上缩短了用户行为路径之外,更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捷径(虫洞)始末,主客体的输入输出关系发生颠倒置换,始端主体向客体主动输入,末端则是客体向主体主动输入。
通过上述的分析和描述,我们大致可以理解“主动前摄性的交互方式”这种”预判用户需求”的智能机制,即“主动前摄性 → 智能式交互”(Proactive → Intelligent)。
前摄性设计机制应用到产品中主要出于以下两个目的:(1)避险(Risk Prevention)(2)连接(Seamless Connection)。
iOS 9提醒会议出发时间的案例就是属于避险,避开正常出发而遭遇下班高峰路况拥堵、从而迟到会议的风险。沃尔沃自主巡航系统(Volvo Autopilot Assist)在即将结束高速公路路段、进入城市缓行路段前,主动提示驾驶者从自动驾驶模式切换回手动驾驶模式等等。
关于“连接”,这里根据需求场景可以继续展开为:
a. 单一需求场景下,闭合环境内的行为连接,为了使用户更高效地达成这个单一需求。比如线上购物,用户带着相对单一的“购物”需求,与一个线上购物应用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交互,这个应用能用来“预判用户购物需求、连接用户行为“的依据基本来源于这个应用环境内用户留下的行为痕迹或信息数据,如果我们给这个负责”连接“的智能媒介描绘一个形象,它就像是Amazon app中的Alexa,在购物这个单一需求场景下,它能聪明且主动地帮你相对快速地达成自己的需求。
b. 复合需求场景下,开放环境间的行为连接,为了使用户顺畅无缝地串联起生活中的每个需求。比如驾车回家中在中控屏上收到“是否要提前打开家中空调”,或在线上点餐中收到“基于您上周的体检报告为您推荐以下菜谱”等等,这种情况下,媒介的“主动性”除了基于单一场景、封闭交互环境下的用户输入之外,更多地通过跨场景的用户行为痕迹或环境变量为当前场景下的用户提供决策捷径,当然这需要更为庞大交织的产品体系和云端支持。
主动前摄性设计机制就好比是始终流淌在媒介后台的水(A stream flows on the backstage),隐形却又无处不在,当合时机时,它会以某种形式进入你所在的场景A,来主动提示、引导(连接作用),抑或是强制中断你的场景A行为(避险作用),进入场景B。
那么应如何在设计中实现这种主动性呢?实际上,只需要将上面这段话解构成几个独立的问题,并一一解答,应该就能大抵掌握一些“Proactive interaction design”的思路了。
1)为什么出现、为了连接还是避险:洞察用户现有行为背后的目的,去发现达成这个目的的现有链路上存在哪些断点或可能导致失败的风险点。
2)出现什么:需要主动输入给用户什么功能信息或行动点,来连接这些断点或提前避免风险。
3)何时出现:设定好触发条件或判断逻辑,如当用户做了哪个行为或环境发生哪些变化,则触发主动输入。
4)以什么形式出现:按照连接或避险的目的,判断前置信息点或行动点在当前场景下引导或干扰用户程度的优先级,以及当前场景的特征,来选择合适的出现形态。
Keke LE
Keke LE Design © All rights reserved.